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漓江桥改造工程9月底开工 扩建对市区交通意义重大

桂林日报  2015-07-08 09:33

[摘要] 时间来到2015年,当桂林掀起又一次市政交通项目建设大会战的时候,漓江桥改造项目自然成了今年市委、 确定的20项重中之重项目(事项)之一,列为新开工项目。漓江桥的改造将打通穿山桥与雉山桥之间的交通“肠梗阻”,让漓江路通往上海路的交通重新顺畅起来。

作为桂林市 一座以漓江命名的桥梁,建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的漓江桥曾作为国内首座采用“V型”结构的跨江大桥被记入史册,是桂林人民的骄傲。它的建成将桂林市东西两个 连接了起来,桂林市的城市发展也因此进入新的里程。然而,20多年过去了,随着桂林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以及车流量的剧增,曾经畅通的漓江桥变得拥堵起来,成了漓江路通往上海路的交通瓶颈,也成了上下班途经该桥的市民心中的一个“疙瘩”。因此,扩建漓江桥成了广大市民共同的愿望。

时间来到2015年,当桂林掀起又一次市政交通项目建设大会战的时候,漓江桥改造项目自然成了今年市委、 确定的20项重中之重项目(事项)之一,列为新开工项目。漓江桥的改造将打通穿山桥与雉山桥之间的交通“肠梗阻”,让漓江路通往上海路的交通重新顺畅起来。

漓江桥曾作为国内首座采用“V型”结构的跨江大桥被记入史册

对于生活在桂林年纪长一点的市民来说,漓江桥是他们抹不去的记忆。

“以前漓江桥没有这么堵,晚上吃了饭,周边的人都喜欢到桥上走走。”说这话的是市民张先生。今年已快花甲的张先生居住在七星区下关村,是漓江桥曾经“辉煌”的见证者。张先生告诉记者,在漓江桥没修建之前,他去火车站都要绕道一大圈,十分不便。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桂林还是“南北一条街,东西一座桥”的格局(即中山路和解放桥)。由于交通的不便利,不能满足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急切需要在象鼻山下游约800米的漓江上修一座桥,东与漓江路相接,西与上海路、雉山桥一起连接桂林的东西城区。这样,漓江桥的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你别看漓江桥现在普通,在那时它还很有名呢。”张先生笑着说。张先生告诉记者,漓江桥是桂林人的骄傲,承载着这座城市发展变迁的记忆。而他所说的“很有名”,是因为漓江桥曾作为国内首座采用“V型”结构的跨江大桥被记入史册。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漓江桥桥位的规划早在1975年就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肯定,1982年9月,自治区有关部门又进行反复论证并确立了漓江桥的桥位, 将大桥的勘测、设计、施工委托给铁道部大桥工程局。1982年11月,双方签订了“桂林漓江雉山公路桥勘测设计合同”,漓江桥工程正式开始。

漓江桥全长263.46米,宽18.5米,两道人行道中间是双向车道。整座桥采用“V型”结构,有两个V字结构支撑,桥面线条流畅,远看秀气狭长,总体给人清新明朗之感。然而当时这一设计方案的终确定却颇费周折。

1983年4月23日,铁道部大桥工程局从设计的59个方案中选出7个报桂林 , 将7个方案公开展出征求各方面意见,后决定采用第7方案,即V型结构方案,然而却遭到一些 和市民的质疑。就这样,是建桥还是修隧道的问题反复论证了4次,而在此地建桥,地质复杂,能否成功的问题又反复论证了5次,时间拖延近一年,耗资40万元。

1984年3月28日,桂林 后决定,桥型仍采用第7方案,即当时国内尚无首例的V型钢构结构。桥梁造型新奇,线条流畅,V型墩呈艺术造型,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达到了风景名城与桥梁美学的较好结合。

1987年,漓江桥桥梁建设工程被列为广西12个重点项目之一,总 1421万元。

1985年9月,工程正式动工。1988年3月竣工并在9月通过验收交付使用。

漓江桥建筑在大面积的岩溶地质上,由于所涉及的地形和景观复杂,光桥的设计方案就花了3年,到建成时,共耗时6年时间,这在当时中国路桥 是极其罕见的。

交付使用后,漓江桥很快成为桂林市的重要交通枢纽,它是桂林的东城区去往火车站、汽车站、机场的主要道路之一,同时也是快、直接的道路,漓江桥的通车很快就直接拉动了 区域以及整个七星区的经济快速发展。

要求扩建或改造漓江桥的呼声近年愈高

曾经的辉煌终究会在时光中褪色。进入21世纪,桂林市的城市和人口规模都有了很大增长,车流量也随之不断增加,原本畅通的漓江桥变得越来越堵了, 是在其两头的穿山桥和雉山桥相继改造扩建后,漓江桥成了漓江路通往上海路大的交通瓶颈。

“太堵了,每天经过那里心里就不舒服。”说起漓江桥如今的拥堵,市民韦女士就有道不完的苦水。韦女士家住三里店 ,在文明路一家酒店工作,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漓江桥,对于漓江桥的拥堵有着深刻的体会。她告诉记者,之前她上下班都是乘坐公交车,每次通过漓江桥都要花费很多时间,有几次因路窄车辆发生刮碰而堵在中间,等交警过来处理完,时间都过去了半个多。后来,韦女士自己开车上班,但情况也没有好到哪去。“漓江桥桥面本来就窄,又没有非机动车道,电单车、摩托车和汽车夹杂在一起,不仅影响交通而且也不安全。”据韦女士介绍,她开车不到一年,在漓江桥上就发生过两次刮碰交通事故。

“堵车差不多天天都在发生,早晚高峰车辆‘寸步难行’。”市民罗先生抱怨说,他每天从七星区开车去琴潭 上班,经常被堵在漓江桥。“雉山桥、穿山桥两座桥梁都进行改扩建,漓江桥也该扩建或重建了。”

一名执勤民警分析指出,漓江桥车行道宽14.2米,而与之相连的漓江路车行道宽31米,东西走向的车有1/4都要经过这座桥,使得只有两条机动车道的漓江桥显得捉襟见肘。随着机动车拥有量的大幅增长,车流量继续提高,这一问题越来越严重。

2007年初,市交警部门对通过漓江桥的车流量进行统计,发现大桥高峰流量已经超过4684辆次,严重超过了大桥的设计流量,时有大面积拥堵发生。2011年,市民盘点桂林市区十大堵车“塞点”,漓江桥榜上有名。如今,在早、晚高峰通过漓江桥成为司机们为头疼的事。

据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交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文勇教授介绍,漓江桥是桂林市 重要的一个交通节点,在穿山桥和雉山桥扩建以后,漓江桥就成了漓江路通往上海路的交通瓶颈。“穿山桥和雉山桥扩建以后,单向都有三个机动车道,而漓江桥只有一个半机动车道,明显跟不上交通的需求。”李文勇说。

为确保漓江桥交通秩序的井然有序,目前执勤民警每天早、晚高峰都会在漓江桥站点疏导,平峰时段则利用警车和警用摩托车巡逻的勤务模式,力争保持漓江桥上交通畅通。然而,车辆被堵在桥面上的情况时有发生。

要求扩建或重建漓江桥在近年桂林的两会上呼声渐高。

在2012年市政协四届二次会议上,政协委员提出关于漓江桥扩建的建议。当时有委员就提出,该桥只有双向四车道和宽约1.5米的人行边道,且无独立的非机动车道,远远满足不了城市交通的发展需要。委员们建议,穿山桥、雉山桥和机场路已先后完成了扩建改造工程, 应尽快对漓江桥进行扩建改造,以适应当前的交通现状。漓江桥扩建改造后,新桥的宽度应满足双向六车道,并设计独立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

今年的桂林两会上,政协委员陆华军提交了《关于扩建或重建漓江大桥有效缓解大桥交通严重拥堵的建议》的提案。陆华军提出,漓江桥建成并使用20多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桂林城区的扩大,人口的快速增长及车辆的大幅增加,漓江桥的双向四车道已不能适应城市交通的需要。每到上下班时间、节假日及雨雪天,本来较通畅的交通到了桥面狭窄的漓江桥就十分拥堵。桥面狭窄,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带来严重的交通隐患,漓江桥已经成了市区严重拥堵的瓶颈。

陆华军首先建议重建漓江桥。重建漓江桥可以解决此处交通瓶颈问题,从根本上解决此路段的交通拥堵。另一种建议是,在现有条件下扩建漓江桥。将大桥进行拓宽,增加车道,使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分离,从而达到缓解交通拥堵和减少交通事故的目的。在改造扩建的同时,也应对原有桥梁进行适当加固,使其使用年限和扩建部分一致。

市民关注的就是市委、 努力的。今年,漓江桥改造项目被列为由市领导跟踪服务推进的“重中之重”项目。

扩建漓江桥,打通城区交通“肠梗阻”

7月5日下午,漓江桥上的车辆依旧穿梭不停。然而桥下面搭建起的勘察支架,意味着漓江桥扩建工程已在悄然进行。明年年底,一座扩建后的宽阔的漓江桥将出现在市民的眼前。

“我们现在已完成81个水下勘察孔的钻探工作。”当天下午,漓江桥扩建工程指挥部一位姓石的现场负责人指着桥下搭建的支架告诉记者,自4月下旬开始进行地质勘察以来,103个水下勘察孔已完成了81个,剩余的22个争取在7月中旬做完。目前管线规划报批、地灾及压矿评估、用地预审、水保方案编制、防洪评价、地震安评等前期工作已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已通过评估报送环保局窗口待批,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编制并通过评审,拟环评批复后报批。设计初稿已完成并进行 次内审,目前已修改完善,拟第二次内审通过后报相关部门评审。“9月完成 前期工作,力争9月底开工。”该负责人说。

根据方案,漓江桥改造项目总 25000万元,建设年限从2015年至2016年年底。采用两侧各建一幅桥的方案进行扩建,内容包括:桥梁工程和道路及管线工程,包括桥面改造、灯光、绿化景观、交通安全设施及管线改造等。今年计划 3000万元。据介绍,拟扩建后的漓江桥桥宽为47米,单侧扩建14.25米,桥长263.46米;引桥长252.08米,对引桥两侧辅道进行改造,两侧新建4米宽辅道及2.5米宽人行道,改造后引桥断面宽51.5米。

“以后我们上下班就方便多了。”听说漓江桥扩建的消息后,市民杨先生显得 兴奋。杨先生家住安新洲,在三里店 的一家企业上班,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漓江桥,他对漓江桥的扩建充满了期待。“以前穿山桥没有改造也很堵,相信漓江桥扩建后会跟穿山桥一样变得通畅起来。”杨先生说。

而漓江桥的扩建对于桂林市区交通的规划发展也是意义重大。“漓江桥是七星区连接 的重要交通节点,它的扩建对于全市交通的畅通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李文勇说。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桂林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