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桂林一些县区相继成立义务巡防队解决乡村治安短板

桂林晚报  2015-09-16 10:45

[摘要] 9月2日,桂林市七星区东江街道办事处义务巡防启动仪式举行,此举拉开了七星区群防群治工作的大幕。而稍早之前的7月,灵川镇122个自然村也相继成立了义务巡防队。

9月2日,桂林市七星区东江街道办事处义务巡防启动仪式举行,此举拉开了七星区群防群治工作的大幕。而稍早之前的7月,灵川镇122个自然村也相继成立了义务巡防队。

灵川镇的义务巡防队队员在巡逻。(图片由灵川镇政府提供)

义务巡防队的出现,让基层治安防控由原来的公安“一支力量”,向群众参与的方向发展,加强了基层治安防控的力度。但这背后也凸显出,农村地区包括城中村治安的现实短板。

那么,这些由群众组成的巡防队,将会给农村治安带来哪些改观?

“红袖套”进村

9月8日晚9时许,灵川镇甘棠村委下村。村民小组长李四新吃完晚饭后,换上深蓝色的治安服,左臂戴上印有“治安巡防”的红袖套,和家人打声招呼后走出了家门。

“老李,走喽,去转一转。”刚出家门不远,李四新招呼另一位村民出来。两人随后召集了其他4名巡防队员,开始了当晚轮巡逻。

甘棠下村地处灵川县城中心,是典型的城中村。村里共有120户人家,在此租住的流动人口就有200多人,治安状况较为复杂。该村周边是桂黄公路,人流、车流量都大,东侧是滨江东路。

40多岁的李四新,另一个身份是村义务巡防队的队长。当晚,李四新和其他5名巡防队员沿滨江东路、村中小巷一路走了个遍,一边巡逻一边和村民们了解情况,并提醒村民注意安全防范。

晚上10点左右,轮巡逻结束,李四新和队员们回到他的家中喝茶休息。“今晚没发现行迹可疑人员,但村民们的防范意识还是差了点”、“老刘家的电动车就放门口,也没锁,提醒好几次了他都没记住”……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谈开了。

晚上11时许,6名队员再次到村中巡逻了一次。1个的巡查,也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大家这才安心回家休息。

甘棠下村的这支义务巡防队,成立于今年7月。6名队员都是村民,平均年龄45岁。李四新说,这些队员都是村上责任心较强、晚上还相对有空的村民。

“巡防工作一个多月来,村上没有发生一起盗窃案。”李四新说,这让村民们普遍感到比较满意。

记者从灵川镇政府了解到,今年7月,该镇12个行政村122个自然村,相继成立了义务巡防队,每支队伍由4-6人组成,目前一共有队员617人。每个村巡防队成立之前,都由政府综治办、镇派出所等相关负责人对巡防队员进行了培训,部分巡防队配备了服装、手电等装备。

“巡防队主要对案件高发、治安复杂的重点部位和地段进行不定时的巡逻防控,确保巡防不留盲区,全部巡查到位。”灵川镇党委委员李富文说。

发动群众,参与基层治安防控。这一做法,并非灵川独有。

9月2日,七星区东江街道办事处义务巡防启动仪式正式举行。队员将以社区为单位,居民自愿参与的形式,在东江辖区范围内开展不定时巡逻,及时发现警情并向公安机关报警。

“9月份,辖区内的6个乡办共29个社区、19个村委会,将全部启动义务巡防工作,发动群众开展大群防。”七星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孙宏林介绍。

灌阳县新街镇葛洞村的义务巡防队,一共有15名队员,平均年龄47岁。每天晚上10点到12点,队员们在村里进行巡逻,及时发现警情并报警。

如今,在这些已成立义务巡防队的基层村屯、社区,每天都能看到一支支臂戴“治安巡防”红袖套的队伍,穿梭在村组、社区小巷,老百姓亲切地称呼这些队员为“红袖套”。

成立的初衷

基层治安状况的好坏,直接体现在百姓的反应上,即群众的安全感。

所谓群众安全感,是社会大众基于特定时期对社会治安状况的主观感受和评价,是群众对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受到或可能受到侵害的综合意识反应,即人们对社会治安的肯定程度。

记者了解到,灵川县2014年度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偏低,甚至被取消了2014年度建设平安广西活动“平安县”的资格。

“刚获悉这一消息,县里的主要官员先是震惊,继而愤怒。”灵川县当地一位政法系统的干部说,平安建设的工作由此提升为县里重要议程,而群防群治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那么,灵川当地的百姓对近两年来,社会治安状况的感受如何呢?

灵川镇同化村委距离县城约4公里,桂黄公路从村边穿过,属于城乡结合部。该村下辖13个自然村,共3100多人口。

“往来人员较多、杂,前两年村上偷鸡摸狗的现象确实时有发生,但都是外来人员做案的多。”村委支书俸国雨谈起村上的治安状况时,也不是很满意。

俸国雨说,在灵川当地有句谚语“好狗不过灵川”,说明当地人爱吃狗肉。也正是如此,村民们对偷狗的现象深恶痛绝。每年下半年,天气转冷后,是当地人吃狗肉的高峰时节。同样,也是偷狗专业户猖狂作案的时候。

“村上每年被偷的狗有二三十条,村民对这些人痛恨,但没什么好办法。”俸国雨说,这些偷狗的专业户作案时,甚至带着管制的刀具、弩箭等,有一次村民发现偷狗前往制止,还被这些人恶言相向,拿刀威胁。

甘棠村的李四新在县城周边经营一家农场,有40多亩。每年农场都养着10多条狗看家护院,“这些年,每年都被偷五六条狗。”李四新说,大家对偷狗的行为很愤怒,却又没有办法。

和灵川县一样,七星区近两年的公众安全感也堪忧。

记者拿到一份七星区《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调查情况分析》显示,自2008年起,该区连续5年荣获平安建设“先进县区”荣誉。然而,自2013年以来这一成绩出现连续滑坡的迹象。2013年度该区公众安全感排名82位,2014年度排名97位,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2014年第四季度和2015年、第二季度,排名分别为110位、107位和102位,在全区111个县区中位居倒数之列。

其中,2010年至2014年,七星区刑事、治安案件增长17.17%,法院的收案数量也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公众安全感调查显示,群众对盗窃、黄赌毒等5类多发性案件和抢劫、流氓黑恶势力犯罪反映非常强烈。有21%的群众认为黄赌毒严重,其次为抢劫抢夺,占9%;而有60%的群众对“自行车被盗”、“飞车抢夺”、“入室盗窃”等违法犯罪现象深恶痛绝,要求重点打击。

“我区是一个新兴城区,城市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众多的‘城中村’,城乡发展业态的不同,造成了‘城中村’违章建筑多、出租屋多、流动人口多的‘三多’状况,藏污纳垢随之出现,给社会治安带来很大的压力。”孙宏林分析称,根据相关统计,全区共约10万的流动人口,而辖区内发生的“两抢一盗”侵财类案件,作案人员中来自流动人口的比例占了95%。

基层治安防控的短板

灵川县委政法委一位干部分析称,基层治安状况较差,有其客观因素。

“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治安形势复杂。”该干部说,以八里街为例,十几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目前无论是城区面积还是人口数量都已超过灵川县城城区,流动人口多,管理跟不上,就容易成为黄赌毒等违法犯罪人员聚集的地方,各类案件尤其是侵财类案件高发。灵川县三面环抱桂林市区,定江镇、大圩镇、灵田镇等重镇距离市区近,容易成为不法分子藏匿的地方,点多面广,防控困难。

治安形势的复杂,再加上防控体系不够完善,就很可能引起各类案件的发生。

灵川镇派出所所长王初柳说,在县城重点街道、区域,公安有专门的巡防警力和巡防工作机制,但治安防控体系的触角,此前还未延伸到农村一级。去年上半年,灵川县公安局根据上级公安部门的部署,开展“一村一警”警务工作机制,每个行政村都安排一名驻村民警。

“根据要求,驻村民警每个月要有8个工作日在村里工作。”王初柳说,驻村民警的任务是了解治安动态信息,方便群众办事,但这对治安复杂的基层村屯来说,防控力量还是比较薄弱。

除了驻村民警外,基层村屯的治安防控,几乎处于管理的“真空带”。

同化村支书俸国雨说,在成立义务巡防队之前,各村民小组组长是自然村的治安责任人。“主要是排查、调解邻里矛盾纠纷,要说防控外来人员的盗抢行为,还是比较难。”俸国雨说。与此同时,农村地区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也给当地的治安防控带来困难。灌阳县新街镇葛洞村,约70%的青壮年外出务工,家中留守的都是老弱妇孺。该村巡防队队员中,年龄大的已经有66岁。“要是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村中发现小偷,只要喊一声,家家户户的青年男子就都扛起锄头、铁锹出来追赶,哪还有外人敢来村里偷东西。”该村巡防队的一名队员说。

此外,基层警力的不足,也制约着治安防范工作的开展。

七星区东江派出所的管辖范围,包括9个社区、4个村委,其中福隆园、屏风村等是桂林城区内有名的“城中村”。“可以说我们派出所管辖的范围,是城区派出所中流动人口多,治安形势复杂的一个。”所长唐怀玉说,在该所所辖范围入室盗窃、电动车被盗等案件居高不下,治安形势复杂但派出所在治安防范方面却“心有余力不足”。

唐怀玉说,该所每天接处警的案件数多的有60多起,少的也有40多起,其中治安案件占比约40%。全所仅有26个在编民警,单是接处警的工作量,民警就已是超负荷,更别说调配出警力专门负责治安防控。

灵川县委政法委的统计数据也显示,该县现有民警213人,在职民警数与辖区内人口比为万分之五,低于万分之十和广西万分之八的平均数。县城和八里街区域是全县案件高发区域,实有人口约20万,但这一区域四个派出所的民警仅有32名,巡逻、接警、出警、破案等警务工作安排捉襟见肘。

立体化的防控体系

义务巡防队的防控体系,已初见成效。今年8月,灵川镇粑粑厂村委南宅村巡防队员在夜间巡逻时,发现3名可疑人员在村中转悠。.0

“当时巡防队员就立即打电话向我们报告,接警后我们赶赴现场将3人带回派出所。”王初柳说,经审讯,这3名人员均为吸毒人员,身上带有作案工具准备实施盗窃。

自从村上出现“红袖套”巡防队员后,70多岁的同化村村民俸大爷心里踏实了不少,“有了他们的守护,这段时间,外来可疑的人少了”。

在灵川采访中,记者看到,灵川镇所有自然村进出村口的要道,都挂有一块牌子,上书“村村装天网,人人享平安”。在这些牌子的上面,都安装有红外线摄像头。

李富文介绍称,村村通“天网”工程是实现基层立体化治安防范体系的一部分。目前,该镇学校、企事业单位已安装126个摄像头并投入运行,而122个自然村共安装了142个摄像头,投资了70多万元。“村村通天网工程,实现了城乡结合部以及村委、各自然村的交通要道、要害路口,公共复杂场所、人员密集部位的全天候、全方位、立体式动态监控”。

“天网”工程投入使用后,灵川镇派出所利用“天网”迅速侦破2起盗窃案。“义务巡防队和天网工程结合,对不法分子形成了有力震慑,8月份以来,我所管辖区内发案率下降约30%。”王初柳说。

灵川县委政法委一位负责人称,按照计划,今年年底前,50户以上的自然村都要安装“天网”摄像头,实现全覆盖,打造基层村屯立体化的治安防控体系。

七星区义务巡防工作机制,早在三里店派出所摸索实践,2014年在七星区率先成立义务巡防队。彼时,唐怀玉仍在三里店派出所任所长,他说1年来义务巡防队共出动了8000多人次。辖区范围内“两抢”案件发案率下降83%,盗窃案下降了27%。“万人发案数,在七星区是低的”。

孙宏林说,今年4月,七星区还成立了专业的巡防队,共有150名专业巡防队员,分3个中队,并投入300多万元,配备15台巡防车。这一专业巡防队主要负责辖区范围内主要街道、重点区域的巡防,但是无法覆盖到城中村、边缘社区等区域,义务巡防队的任务就是要实现一些“治安盲区”的全覆盖。“按照计划,9月份所有基层社区、村委都将成立义务巡防队,打造‘万人’大群防的体系,提升群众的安全感。”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桂林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