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银行不良贷连续15个季度恶化 房地产是下个风险敞口

中国房地产网  2015-12-02 09:07

[摘要] 中国银监会发布的新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第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1863亿元,不良贷款率1.59%,较上季末上升0.09个百分点。这是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自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连续15个季度银行资产质量持续恶化。

中国银监会发布的新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第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1863亿元,不良贷款率1.59%,较上季末上升0.09个百分点。这是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自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连续15个季度银行资产质量持续恶化。

此外,内蒙古、黑龙江、山东、浙江、山西等多个省区三季度末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均已突破2%;浙江、广东、山东、江苏等地不良贷款规模则已突破千亿元大关。

目前,导致银行不良贷款余额飙升的罪魁祸首是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及产能过剩行业,但房地产业的潜在风险不容小觑。

标准普尔金融机构评级资深董事廖强表示,未来房地产相关贷款将成为新的风险敞口,需要引起银行的警惕。“潜在的风险一旦爆发,将对银行业造成致命打击。”

宏观经济学家何志成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房地产与20多个产业有直接关系,共涉及上下游50多个行业。虽然三年多来监管层及银行压缩房地产企业贷款,但放给其他行业和企业贷款,同样和房地产行业息息相关。

不良贷集中在小微、资源性、产能过剩行业企业

2015年前三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增长3437亿元,已大幅超过2014年全年的水平;单季不良贷款增长达944亿元,明显高于往年同期水平。

三季报数据显示,与去年末相比,仅宁波银行一家不良贷款率略有下降,其余15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均呈攀升趋势。其中,农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达到2%。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已超过千亿元。

“单从数据上看,2%左右的不良贷款率都算正常的,有的发展中国家银行不良贷款率达到5%以上。”交通银行总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许文兵表示。不过,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一份报告则显示,防风险应该成为中国当前经济政策的一个重点,银行不良贷款或被严重低估。在中国房地产报记者统计的11家上市银行财报中,上半年房地产开发贷不良贷款余额250亿元,占不良贷款总额的比重为3%。相对而言,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的开发贷不良贷款率较高。

“确实有一些不良贷款还没暴露出来,这也是监管部门要求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150%以上的初衷。”许文兵分析认为。

据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分析,今年前三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集中在三个行业:一是小微企业;二是资源性行业和企业,受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影响,煤炭、原油、矿产等行业盈利水平快速下降,部分资源禀赋没有优势、成本控制不力的企业出现不良贷款;三是产能过剩行业企业。

“从监管部门和银行态度看,近十年来,对房地产贷款投放都很谨慎。交通银行主要集中给大型开发商、一二线城市项目放贷款,同业基本也是这样一个状态。目前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确实存在去库存压力,但一二线城市市场相对还比较好,房贷风险也比较低。”许文兵表示。

不良贷风险从沿海向中西部蔓延

相较于上市银行,一些地方银行业发展情况更加不容乐观。

广东省银监局官网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广东(不含深圳)地区的净利润增速连续三季度出现下滑,三季度末下滑接近10%。至2015年三季度末,广东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1.72%,在二季度环比下滑后,不良贷款率再度反弹

景林资产宏观策略分析师倪军向表示,今年制造业整体情况都比较差,而广东制造业、加工业比较发达,占比也比较重,受到的冲击比较明显。与上海相比,上海的金融业比较发达,加上上半年证券市场的发展都不错,所以净利润下降没有广东那么明显。

截至2015年9月末,浙江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不良贷款余额1778亿元,比年初增加381亿元;不良贷款率2.35%,比年初提高0.39个百分点。

银行不良贷款风险正在向中西部地区蔓延。近年来,中西部地区贷款增长较快,管理模式也较为粗放,然而企业层面的经营和抗风险能力与东部地区相比较弱,受经济波动的影响更大。从部分地区统计数据看,内蒙古、黑龙江、山东、山西等地区不良率和不良增速都相对较高,风险管控压力不容忽视。

“地方银行不良贷风险与当地经济总量及产业结构有关。如内蒙古、山西、黑龙江是资源型省份,当地GDP主要靠资源性产业拉动。银行不良贷款也集中在这些行业中。”许文兵分析表示。

不过,房地产对银行不良贷来说仍然是潜在的风险敞口。

在廖强看来,未来两三年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将持续攀升,当前仅仅是本轮信贷风险释放周期的开端。他认为,本轮信贷资产质量下行周期会呈现出三波明显的浪潮:波浪潮主要表现为出口和批发零售业部门,从区域看,大部分不良资产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第二波浪潮现在正在全面展开,是产能过剩制造业带来的信贷损失。第三波浪潮表现为主要以房地产行业为标志的信贷损失,不过这波冲击现在尚未出现。

“现在市场上已经有很多房地产企业出现了资金周转困难,不过这些企业现在还能够通过出售项目获得回款,但是,这都是依靠新的贷款人来给这些项目提供融资为前提的。”廖强坦言,“房地产行业信贷危机一旦爆发,这种尾部风险对银行业的打击将非常致命。”

房地产风险是否将成为银行不良贷款的隐形炸弹?

不能因为房地产贷款不良率不算高就忽视风险

化解房地产库存,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这是很强烈地提示房地产风险的信号。如果在三五年内不解决好房地产库存,将来风险会很大,在以前观念下建造的房子可能都会变成烂尾楼。过去三年多时间,监管层和银行层面都在压缩房地产企业贷款,所以反映到银行财报上,房地产企业不良贷款率算是正常的。正是因为银行压缩了对房地产贷款,所以给其他行业和企业放贷多了,而这些被投放的行业很多都和房地产市场息息相关。房地产共涉及上下游50多个行业,房地产出问题,这些行业及整个经济都难独善其身。现在GDP增速下滑到6.9%,投资、外贸、消费三驾马车均引擎乏力,银行不良贷款情况恶化。在目前7亿平方米房地产库存中,30%是写字楼商铺,5亿平方米左右是住宅,如果明确房地产税是对三套四套住房征收,那么房地产改善型需求还将被大量催生。

总体上不良贷款风险可控

随着经济下滑,银行不良贷款和不良率呈现双双上升态势。我国商业银行中,高的农业银行今年前三季度不良贷款率刚过2%,这在国际上并不算高。一般当不良贷款率达到4%、5%时,银行业会出现比较困难、比较危险的情况。房地产形势不好,未来确实要关注房地产风险。但房地产业和政府利益高度相关,政府、银行和房地产三者关系紧密。这也意味着,政府会出台各种政策,以防止房地产出现大的风险,所以从宏观意义上,有了政府的呵护,房地产业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也一样,虽然库存很大,但是当地政府同样不会坐视房地产风险扩散。当前宏观经济未能走出低谷,且没有出现明显提速,预计银行不良风险可能还会上升,但总体上不良贷款风险可控。

四线城市中小开发商风险高

未来一些新的不确定因素将对银行资产质量形成一定挑战。一方面,资本市场运行对银行资产质量有一定的潜在影响。目前商业银行通过各种渠道进入股票市场的资金规模比较大,银行资产质量的风险状况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市场长期走势。另一方面,三四线城市交易价格和交易量长期处于低位,这些地区中小开发商的风险未来可能会有所增加。同时,随着小微企业经营风险的进一步显现,与企业主相关的按揭贷款出现风险的可能性也大幅提高。我判断今年全年不良贷款率会上升至1.6%至1.8%区间。短期内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但考虑到商业银行仍有较强的拨备和资产处置能力,四季度清收和处置不良贷款的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强,预计单季不良贷款增幅明显提高的可能性不大。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桂林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