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政策 > 正文

政府购买服务 能否破解农村“养老之困”?

桂林日报  2016-09-01 14:10

[摘要] 如何让农村老人们“老有所依”,不少地区都在进行探索和实践。其中,一个新的词汇:政府购买服务——进入公众的视野。据了解,2014年,基层老年协会养老互助服务项目纳入了自治区基本养老服务类9项内容之一。2015年,全州县成为了我市政府购买基层老年协会养老互助服务项目的第一个试点单位。……

据新数据显示,全世界范围内的老年人口抚养比在逐步上升,预期到2100年,全世界的老年人抚养比达37.4%,即大约每3个劳动年龄人口将抚养1个老年人。随着我国人口迅速老龄化、“4-2-1”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养老之困日益凸显。相较于城市里各类养老资源相对较多的情况,农村老人的养老形势更加严峻。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城市老年人口中生活失能的比例为2.45%,而农村老年人口失能比例则高达3.32%。而据数显示,“十二五”期间,广西老年人口从603万增加到接近800万,困难老年人超过120万,社会养老工作压力巨大。对于我市而言,目前我市老龄人口已达到96万,占全市总人口18.1%,远超14.9%的平均水平。

如何让农村老人们“老有所依”,不少地区都在进行探索和实践。其中,一个新的词汇:政府购买服务——进入公众的视野。据了解,2014年,基层老年协会养老互助服务项目纳入了自治区基本养老服务类9项内容之一。2015年,全州县成为了我市政府购买基层老年协会养老互助服务项目的个试点单位。今年,我市试点单位进一步扩大,恭城瑶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作为2016年试点单位,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渐渐铺开。政府购买基层老年协会养老互助服务,能否破解农村“养老之困”?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政府“掏腰包”九旬老人“享实惠”

8月的桂林还很燥热,即使是下午5点,阳光还是热情如火。在恭城莲花村莲花一街91号,88岁的赵月英有些坐不住了。相依为命的老伴下午出门未归,赵月英有些担心。“他年纪大了,还有点脑萎缩,经常忘记回家的路。”赵月英告诉记者,自己的脚有些没力,常常摔跤,走不了远路。但92岁的老伴虽然腿脚也不好,却老是要“溜出去”。

正说着,老伴贝国华回来了,送他回来的是莲花村老年协会的欧民生。66岁的欧民生在协会里算“年轻人”,说起话来也中气十足:“在村口就碰到老爷子,估计又迷路了,我就给送回来了。”廖月英脸上充满了感激,又不住埋怨老伴:“看你出去,下次没人帮,你怎么办?我又该怎么办?”

贝国华和赵月英,都是政府购买基层老年协会养老互助服务,由恭城莲花老年协会提供服务。两位老人常年在家,的生活来源是政府发放的养老抚恤金等补贴,老人的孩子在两年前患癌过世后,孙女又常年在外不回家,加上年老疾病的侵袭,让老人维持日常的基本生活都比较困难。虽然街坊邻里都帮衬着,但总是没有那么顺心。

今年6月,欧民生成了这两位老人的定点服务人。从此以后,老人家里生火做饭、更换灯泡、水管漏水……都成了欧民生的“服务内容”。“我就住在附近,他们只要有需要,我就可以随时过来。”之前欧民生也一直热心帮助两位老人,而这次变成了服务者,欧民生坦言,从义务变成了服务,更多了一份责任;对于两位老人而言,多的就是放心。

按照协议,欧民生每月要到老人家里探望4-6次左右,但实际上,他到老人家里的次数远远多过协议的规定。现在,欧民生担负起包括老人基础生活照料、代购(缴费)、陪诊、维权和精神慰藉等项目。每次提起服务者,赵月英都竖起大拇指,连声说好。

恭城莲花村老年协会中,像欧民生这样的服务者一共有6人,多为60岁至70岁的“年轻”老人,他们担负协会17名重点服务对象的服务任务。其中空巢老人6人,留守老人7人,失独老人7人。平均一位服务者服务3名老人左右。每次服务后,老年协会将为其发放少量的“劳务费”,虽然不多,可服务者们还是觉得很满足。“这不仅仅是对我们服务的认可,还是一种鼓励,证明我的价值。”何敏文告诉记者。

“在服务工作前,我们特意对服务人员进行了培训并制定了服务卡和服务手册,每个志愿服务人员对服务对象进行走访时必须填写服务手册。协会还与每位志愿者签订合同,虽然能给予的报酬有限,但我们为其购买一份人身意外险。”恭城老龄办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在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镇城南社区老年协会,政府购买服务也悄然展开。该协会负责人告诉记者,2016年3月,在县老龄委的指导下,他们就制定了“助老巡访”计划,摸清协会里百岁、留守、空巢老人等情况,接着组织健康、低龄老年人以及其他为老服务志愿者就近结对。目前,城南社区老年协会志愿者服务队共39名为老服务人员,分为17个志愿服务小组,对39名特殊困难老人提供精神慰藉、生活照料、家庭保洁、助餐服务、助浴服务、代缴服务、法律援助服务等养老互助服务。今年以来,为老服务人员已累计上门服务达800多人次。“很多高龄老人不识字,为老服务人员还要代他们书写低保申请书,向民政部门咨询大病医疗等问题。”城南社区老年协会负责人介绍。

“政府提供的购买服务资金为一年2.5万元,我们主要用于支付提供为老志愿服务者、养老互助服务人员劳务费以及开展养老互助服务所必要的开支等。”该负责人表示。

按照协议书,城南社区老年协会将为每名为老服务人员提供30元/月的劳动报酬。但不少服务人员告诉记者,这30元更多的体现在一种对他们付出的鼓励上。事实上,很多志愿者自己掏钱为服务对象服务。

据了解,购买基层老年协会提供的养老互助服务的主体是县级老龄办,承接主体必须是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组织机构健全、基础设施完善、活动开展正常并具备一定规模的基层老年协会。县老龄办根据自治区财政下达政府购买基层老年协会养老互助服务项目资金规模,结合实际,制定购买服务工作方案。

“这个方案结合了基层老年协会在农村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市老龄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我市基层老年协会在广大农村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据初步统计,我市基层老年协会超过1690个,会员数超过24万。近年来,通过开展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化活动,部分原先没有固定场所的基层老年协会共享了当地文化活动中心及农家书屋资源,一些老年协会充分利用敬老院、“五保村”等作为办公活动的场所,活动设施也有所改善。在农村中,基层老年协会对于老年人养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老年服务人,能否担负起农村养老“重任”?

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虽然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目前开展的情况不错,但由于尚属于起步阶段,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困难,“服务对象”对于“服务人”也有着种种担忧。

身兼数职的“服务人”

据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项目组公布的《中国农村养老现状国情报告》显示:超过50%的农村老人还在从事职业性劳作,比如在田里干活或者其他劳作,几乎所有的老人仍然从事一定程度的家庭劳作。这是中国农村老人的特点,许多农村老人不是在养老,而是在隔代抚育下一代。

这个结论在我市农村也得到了印证。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随着留守老人和空巢老人的增多,下地劳作和照顾孙子是留守和健康老人们的主要工作。很多作为“服务人”的老人每天除了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外,还要承担起照顾孙子或者干农活等工作,“身兼数职”的他们对于服务对象的深入、细致照顾“能力有限”。

“说实话,我不是看中那几十块钱的服务费,只是觉得自己能帮一点他们就是一点,毕竟都是村里邻里的,没报酬我也会帮的。不过每个人都有事,我也只能保证做好家里的事之后,再去帮他们。”在采访中,一位服务人这样告诉记者。

当“老人”服务“老人”

200平米的活动场所,60-70个老年人聚在一起,或聊天或看报看书,或在室外排练文体节目,在全州三龙村委某老年协会,老人们正在开展活动。而这些,都与村里的邓禹琼(化名)老人没有关系。

邓禹琼是空巢老人,子女只在春节和清明节回家,由于行动不便,邓禹琼几乎基本都窝在家里。天气好的时候,她会在家门口晒太阳,或者围着家转一圈,买点菜。但每次出门,她都得走上半以上,中途还得休息个3次。“孩子结婚、盖房子把积蓄都折腾进去了,现在老伴走了,就留下这套空房子陪我。”老年服务人上门服务成了邓禹琼每周盼望的日子。虽然服务人的到来让她心里温暖了不少,但她也知道,如果久病在床,单单靠“服务人”养老,是不大可行的。“现在日常的照顾是没问题,怕的是生病和突发意外。如果我跌断了腿,我的服务人也是个老人,怎么能送我去看病?而且,我也不好麻烦人家每天来我家照顾我。”说到这里,邓禹琼有些担忧。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虽然根据协议要求,服务人必须担负起包括老人基础生活照料、代购(缴费)、陪诊、维权和精神慰藉等项目。但由于购买基层老年服务协会服务尚在起步阶段,服务人也属于老人,医疗知识也相对匮乏,对服务对象的照顾大多停留在精神关怀、以日常普通生活照顾为主的表层服务。

根据国际上的认定标准,65-74岁为少老人,75-84岁为老年人,85岁以上为长寿老人。在恭城莲花村老年协会的480名会员中,长寿老人并不在少数。“70岁在这儿算是年轻的,90岁以上的都有7人,还有100岁的呢。”73岁的夏志雄告诉记者,和我市许多乡村一样,村里的年轻人大多都在外面打工,留在村里的老人们彼此依靠,是他们好的养老方式。但当“年轻”的老人也成了长寿老人后,他们不知道还有没有人来照顾他们。

为老服务者们也有同样的担忧,一位服务者说:“再过10年,等我老了,恐怕也走不动了。我现在帮他们,希望我老了,大家也能来帮我。”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如何才能走得更好?

“要实施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首先要突出农村老年协会养老互助服务的公共性和公益性。要着力解决社会养老服务中心周边村的老年人日间生活照料、情感交流、文体娱乐、精神慰藉等养老服务问题,严格按照购买程序组织实施,建立健全评估机制,加强资金监管,并做好服务项目的调研,摸索出可复制的工作模式。”市老龄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要保证政府购买基层老年协会养老互助服务工作不走偏、不变样、可持续,必须充分调动农村老年协会的力量,严格规范政府购买基层老年协会养老互助服务程序。在工作中,实行“一册一卡”管理,服务人员每月汇报服务情况,由老年协会存档管理,建立服务卡挂在服务对象家中,使该服务对象的服务工作情况一目了然,提高服务效率。

据了解,与的许多地区相似,我市许多基层老年协会会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吸引有文化、有知识的人加入到养老护理队伍中,是不少基层老年工作者的建议。“农村老人怕的就是得病,如果有专业的医疗护理、生活护理等队伍定期来服务对象中进行检查或者帮助,应该会改善目前的养老情况。”一位基层老年工作者建议。

“这是一个新兴事物,也是一个探索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在实践中完善,实践中推进,及时发现问题加以解决,才能建立长效管理模式。”据了解,我市老龄办将继续对我市的各个试点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以提高养老互助水平,让更多老年人得到实惠。

短评:让每个老人都能安度晚年

离开莲花村的时候,88岁的赵月英一直挥手道别,直到我们走远,才慢慢转身进屋,老人蹒跚孤单的背影显出沧桑。前段时间,有句关于养老的流行词汇在网上盛传———“孤独终老”:说的是当子女人数减少、中青年流动增强,普遍的代际居住分离导致老年空巢甚至独居的比例不断升高,老无所依、老难善终的风险普遍存在,

老龄化问题的难点和中心又在农村,在农村的空巢老人。即使在农村,很多老人不存在居住面积小的问题,不少老人也有收入,但由于生活环境、养老设施等原因,使得养老问题更为突出。可喜的是,各级政府和专家们都在为老人们积极探索着各种方法,政府购买老年协会养老服务,虽然只是试点,却也得到了许多群众的支持,让许多特别是农村老人得到了实惠。我们希望,随着试点的不断进步和完善,更多贴近老人的政策和措施相继出台,让每个老人都能安度晚年。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桂林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