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第五次党代会特别报道:城市品位提升 乡村旧貌换新

桂林晚报  2016-09-06 12:10

[摘要] 这几年,我市加大城乡一体化建设力度,开展城乡清洁工程,改善农民生活,进行新农村建设,让农村不再是留守村落,而是新的美丽乡愁;同时,进一步完善城市生活环境,实行旧城改造、无物业小区改造等,让城乡同美,让桂林居民生活更舒心。

无论城市还是乡村,综合环境直接影响着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这几年,我市加大城乡一体化建设力度,开展城乡清洁工程,改善农民生活,进行新农村建设,让农村不再是留守村落,而是新的美丽乡愁;同时,进一步完善城市生活环境,实行旧城改造、无物业小区改造等,让城乡同美,让桂林居民生活更舒心。

留住乡愁 建设新农村

不少从农村出来的青年外出工作或在城市定居后,再回到农村都有这样的感觉,过去的农村炊烟袅袅,充满了家的味道,而如今的农村却变成了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无处寻找家的乡愁。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由“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迈进。所谓“人的新农村”是在“物的新农村”基础上,强化为农民服务的观念。在桂林市,强化为农民服务的大特点就是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发展是我市“人的新农村”的特色,我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走在了前列,涌现了马头山村、红岩村、鲁家村等一批休闲农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典范,人们发展农业、搞农家乐,家家户户奔小康,不仅是广大农民羡慕的对象,不少城里人也艳羡他们。

为此,今年我市将继续依托丰富的生态、农林、旅游、文化资源,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把休闲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生态乡村建设相结合,使得新农村有主导产业、村容村貌整洁、生态环境好、交通便利、群众文明程度高。着力打造一批特色休闲农业景观,引导农家乐向高品位、特色化、集群式发展,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深入发展。

重点突围 推进扶贫开发

在桂林,农村民生持续改善,是因为政府坚持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和贫困村为主战场,扎实推进扶贫开发。

截至目前,桂林市共投入资金8亿多元,实施扶贫项目1005个,贫困人口减少7万人;解决10万人的行路难问题和34.3万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完成4500户沼气建设任务。400个“普惠制”新村建设完成投资3.26亿元,新增100个建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制村通畅率达83%;全市乡镇、建制村通公交率分别达45.1%和28.2%;新增通自然村屯公路290公里,完成1650个村屯内3087公里道路硬化;373个村屯安装太阳能路灯。“清洁乡村”活动成效明显,17个村屯获自治区“清洁乡村·百佳村屯”称号,新增自治区级生态乡镇14个,列全区。

物质丰富的同时,加快推进农村文化工程建设,新建1664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篮球场201个,全市行政村篮球场覆盖率达到80%。新建农村五保村140个,农村居民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年2340元提高到2532元。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全面落实,累计发放惠农资金21.62亿元。

农业要想持续发展,开展大规模的机械化是趋势。近几年,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新成效,全区水稻全程机械化现场会在我市召开,连续11年无农机死亡事故发生,兴安县、资源县荣获“平安农机示范县”称号。现代农村流通建设取得新进展。成功举办第七届广西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并争取农产品交易会落户桂林。水库移民安置工作扎实有效,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移民投资4.35亿元,移民安置工作与水利设施建设同步推进。气象、水文信息服务切实增强,在全市农业防灾减灾和稳定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瓜果飘香 发展现代农业

桂林多山多水,发展农业也应因地制宜。按照规划,我市制定和实施桂林漓江、湘江、桂江、资江“四大流域”和西部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对区域农业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发展布局进行了调整优化,加大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力度,基本形成了每个县都有1到2个主导产品或“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到2015年底,兴安、荔浦、阳朔县3个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被认定为自治区级示范区。

说起桂林的山水,自然少不了桂林瓜果飘香,兴安的葡萄,灌阳的黑李……在水果方面,着重打造桂阳路百里金橘、湘江资江流域百里葡萄长廊、荔柳路百里果蔬3条“万元增收”示范带和桂江月柿、灌江黑李、海洋山脉优质桃等一批优势特色水果产业带。其中柿子、金橘、砂糖橘、罗汉果产量,柑橘、葡萄、桃产量全区。水果、蔬菜、食用菌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因素之一。

蔬菜种植业也不示弱,桂林市是“南菜北运”、“西菜东运”重要生产基地,蔬菜总产量全区第二。形成了以临桂、灵川、雁山为主的四季蔬菜基地,以龙胜、资源、永福为主的山区反季节蔬菜基地,以荔浦、平乐、阳朔为主的水生蔬菜基地,“菜篮子”工程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生产规模持续扩大,产量产值稳步增长,特色鲜明,效益突出。

此外,桂林休闲农业也走在前列。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不断发展壮大“春之花、夏之凉、秋之实、冬之雪”为主题的26条休闲农业精品线路建设,基本形成了以雁山区为核心,以阳朔、兴安、龙胜为副中心的“一核三区”休闲旅游农业发展框架。重点打造漓江沿岸灵川大圩、雁山草坪、阳朔兴坪百里生态示范带,通过实施七大工程(生态建设工程、交通设施建设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古镇和村庄风貌改造工程、旅游设施建设工程、水源净化建设工程、环境保护工程),逐步把这一区域打造成桂林市“大的生态公园”、“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带”、“休闲旅游示范带”、新型城镇化示范带和生态乡村示范带。到2015年年底我市休闲农业景点、景区、农家乐总个数达到1200多个,从业户数达4万多户,接待人数超过1500万人次,实现收入30亿元。

老城新貌 无物业小区改造

时近中秋,家住四会路1-3号小区的黄阿姨家里又接待了一些亲戚,让亲戚们颇感意外的是,黄阿姨所在的小区已经变了样子。

四会路1号和3号原来是两栋相对独立的居民楼,它们面朝街道,改造之前没有完整的围墙,道路坑洼、下水管网老旧。黄阿姨说,以前每到雨季,两栋楼之间就会“挨水淹”,有时候积水能淹到一楼的楼梯口,下水道的脏东西也往外冒,一片狼藉。因为临街,但没有封闭,晚上吃宵夜的人就会来居民楼下“方便”,弄得环境卫生很差。

2014年5月,我市启动无物业小区改造工作,黄阿姨所在的小区彻底变了样。现在两栋居民楼“合并”了,安装了大铁门,小区改造了下水管网,安装了雨棚、监控,改造了路灯,让整个小区四面八方都亮堂。黄阿姨说,对于这样的改造,她打心里高兴。

据统计,目前为止,全市共投入6000多万元,完成了批100个无物业管理小区改造。第二批81个无物业管理小区改造项目工程已经在推进,将实现无物业管理小区环境基本达到“管通、路平、灯亮、整洁、安全、有序”的目标。

改造无物业小区的同时,我市旧城改造提升也在稳步推进,这几年,我市启动了虞山片区、福隆园片区、下关塔山片区等棚户区改造工程;投入1000万余元完成环城西二路黑山铁路立交桥治涝、三多路9号2栋市政排水设施改造和凤凰山排洪沟、清风沟清淤等治理工作。市民居住环境有效改善,城市功能品位进一步提升。同时,我市投资3.4亿元的山口生活垃圾填埋场投入运行,新建改造16座小型垃圾转运站,综合日处理生活垃圾能力由370吨/日提升到1300吨/日,基本满足市区垃圾转运工作需要;升级改造了38个集贸市场;建设改造272座公厕,建成后将实现以旅游厕所建设提升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新形象的目标;投入300万元在市区80条主次干道、旅游通道统一完成4400个果皮箱的更新配置。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桂林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