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龙胜着手疏解“龙脊堵车” 2.4亿修建一条旅游通道

桂林晚报  2016-10-26 10:09

[摘要] 十月的龙脊景区美不胜收,让人趋之若鹜。但在“十一” 周这个节点,到这里旅游难言快乐。由于游客暴增而带来的道路拥堵、停车困难,导致了景区交通、环境、卫生、接待能力的超负荷运转。意外时有发生,有游客遭遇了车祸,有游客遇到了扒手。

十月的龙脊景区美不胜收,让人趋之若鹜。但在“十一”周这个节点,到这里旅游难言快乐。

由于游客暴增而带来的道路拥堵、停车困难,导致了景区交通、环境、卫生、接待能力的超负荷运转。意外时有发生,有游客遭遇了车祸,有游客遇到了扒手。

这样的景象并非只发生在龙胜,从 周期间的媒体报道看,各旅游热点地区不乏这样的事情。看来,在“全域旅游”版图已经徐徐展开的今天,围绕旅游景点的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的完善,已经成为桂林旅游转型升级必须要迈过的坎。令人欣慰的是,有关部门已经开始采取措施,“龙脊堵车”有望疏解。

龙脊景区爆棚游客进出皆难

10月3日深夜,一位网友航拍龙脊的照片几乎将桂林人的朋友圈刷屏。

图片中,通往龙脊的狭窄山路上,车灯如束束火把头尾相连,照亮了盘山公路。3日晚11时许,还有大量的车被堵在前往龙脊景区大寨方向的路上。

龙胜交警大队副大队长石宇航在大寨路口执勤,从早上8点疏导到晚11点,他面前的12公里道路仍满是自驾车。“车太多,这12公里汽车走了6个。”当天,根据龙胜交警的统计,进入龙脊景区的车辆突破5000辆次,游客突破2.1万人次。

在龙脊景区内,大大小小的停车场全部爆满。“据我们统计,景区内的停车位只能满足2000多辆车的停放。”石宇航说,“很多早上从桂林市区出发的游客,晚上还在路上堵着,景区里面的车出不去,外面的车进不来,景区停车场里还有好多游客滞留。”

当天下午,321国道拐往龙脊景区的路口已经先于景区出现了大堵车。龙胜交警大队大队长段绪升扯着嘶哑的嗓子疏导车辆,忙得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因为他面前的车龙从景区路口一直排到了临桂宛田的下洞村委,车龙长度达到16.5公里。

这一天,途经321国道的车辆达3万辆次,龙胜交警大队60名交警协警全部上岗,一直疏导到次日凌晨2点多,出现了自驾车辆没油被困、游客阑尾炎发病求助等情况,沿途交警连夜疏导救援。由于车流量太大,临桂段交通事故频发,10月3日当天共发生事故48起,为历史高。

市民唐殷然原本带着亲戚准备到龙脊看梯田,但走到临桂下洞村委堵了半天,他只好调头返回桂林:“走了五六个还在临桂,看着长长的车流,索性回桂林了,开了一天都没能进入龙胜。”

由于交通堵塞,更多的游客经历了等待的心焦,游玩的好心情折损了大半。当天一个由48名游客组成的旅游团乘坐专线车到景区游玩后,于当日下午3时30分开始排队等车,一直等到天黑,还是没有等到车出景区。导游杨军凡为安抚游客,不断通报新路况,还多次主动与景区沟通,为滞留的游客筹措热水、方便面、饼干等。晚上气温骤降,她只好在停车场为游客生了3堆火取暖,当晚12点,滞留游客被安全送达酒店。

10月3日的龙脊堵车状况让人始料不及。“在龙胜交警队工作十多年,还没有经历过这么多车。”石宇航说,龙胜山路狭窄,旅游道路、停车场设施是多年前打下的基础,难以满足近两年 周爆发式的游客需求。

当晚11点45分,龙胜官微“桂林龙胜”才发布通报信息,建议游客另行选择景区游览。第二天早上,桂林交警官方微信、龙胜各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县旅游局分别在龙胜官微及桂林市旅游政务网上发出通报,由于龙脊景区停车位紧张,交通严重堵塞,建议游客另行选择景区进行游览,10月5日前不建议游客再到龙脊景区来。

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没有注意到提醒信息的游客已经走在龙胜的路上。据官方统计,10月4日,龙脊景区游客量只增不减,突破2.2万人次,进入景区的车辆5200辆次,途经321国道的车辆达3.2万辆次,沿途再次出现了交通拥挤。

旅游配套服务质量影响游客体验

围绕旅游景点的边际公共资源配置滞后和不足,让旅游目的地超负荷运转,而因此衍生出的一些“边缘”事件,则 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

“十一”周期间,75岁的本地游客梁家海在龙胜县城游玩,后在龙胜车站乘车回瓢里镇。“车上都是从乡镇到县里玩回来的人,挤满了。”一位30多岁的男子上车坐在梁家海身边,半个多后,男子急急忙忙下了车。回到家的梁家海一摸口袋,裤子被小刀划破,儿子在龙胜县城时给他的1000元钱不见了,老人感叹这是他两个月的生活费。

另有两位河北游客向记者报料,他们在从县城去龙脊的班车上也遇到了小偷,现金全部被盗,“偷得连路费都不剩了”。

让游客的旅游满意度提高,才能让游客安心地在旅游目的地消费,在这个过程中,围绕旅游的治安、交通、医疗和旅游保障等配套服务缺一不可。

10月3日晚上,在龙脊景区拥堵的车流里,一名50多岁的自驾游乘客突发阑尾炎,但拥堵的车流让他们束手无策,请求交警帮忙。据交警介绍:“当时,拥堵的车流有八九公里长,车辆太多,没法快速让这辆车出去。于是,我们只能就近找到了景区班车的调度室,请他们帮忙联系 的门诊医生带药赶来现场进行救治。”

同一天,从广东来的陈小姐等30人到阳朔旅游,他们提前在网上找到了阳朔的一家酒店,并在微信上谈好了房价,交了3000元押金。可是,当他们到阳朔时,酒店老板告知他们每个人加70元,或者绑定一个溶洞游的票。当地物价部门得到举报后,及时进行了查处。

10月5日,阳朔白沙镇旅游的大巴排起了长龙,两辆外地大巴互不相让,两车司机和游客产生了纠纷。阳朔县旅游局马上派人到现场进行了协调,通过当地派出所的协助,双方达成了和解,没有让当地的旅游秩序受到大的影响。

桂林旅游学院导游系资深教师李灵资说:“不要小看这些旅游事件中的应急处理,无论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服务和保障措施,都必须越来越健全,才能让旅游目的地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着手加强基建疏解“龙脊堵车”

正如 所说,随着近年来各县区的旅游开发越来越热,各种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正在逐渐得到重视。

“只有当旅游涉及的硬件和软件都达到了游客的需求,这样的景区景点才是理想的旅游目的地。”李灵资说,硬件很好理解,比如县区的景点设施、配套道路、游览设施、公共交通等等。

从今年“十一”周的情况来看,龙胜的旅游情况很有代表性。龙胜本就地少路窄,在近年来经济发展总量并不大的情况下,道路的建设提升情况不会太快, 是通往龙脊景区多年来都是“自古华山一条道”,在旅游高峰期进出车辆大增的情况下,极易产生拥堵。此外,停车场和游客集散地的设置也还有所欠缺,让很多车辆和游客没地方去,不得不滞留在景区或是道路上。

而从历年各个假期旅游的情况来看,阳朔等地也经历过旅游车辆大量涌入形成拥堵的情况,但通过持续的道路建设和通行规划,情况已有所缓解。

龙胜各族自治县旅游局局长毛逸人说,今年“十一”周的景区火爆,给龙胜旅游好好上了一课,吸取了难得的经验。

据他介绍,为解决龙脊景区道路狭窄易拥堵的问题,龙胜已经 2.4亿元在景区内修建一条旅游通道,与现有景区道路形成大循环。“预计年底前开始道路硬化,明年‘十一’周有望启用。”这样一来,出龙脊景区的车辆可以由新建道路通行,而不必再走进龙脊景区的老路,景区能基本确保交通顺畅。

另外,记者还从龙胜相关部门了解到,龙胜 条高速公路———桂三高速(龙胜段)预计明年年底前开通,将有望大大缓解321国道目前的繁忙局面。但高速公路的开通,或许也会为龙胜旅游带来更广阔的自驾游市场。

为此,龙胜计划建设一个占地400多亩的游客集散 ,配备2000多个停车位,实现游客在这里中转到景区的需求。在龙脊景区内,也在考虑改造立体停车场来满足快速增加的自驾游需要。

毛逸人说,这些旅游硬件的“上马”,将大大改善龙胜旅游基础资源不足和滞后的现状。

此外,与龙脊景区“十一”周的火爆相比,龙胜其他景区却是冰火两重天。根据县旅游局的统计,今年龙脊景区 周期间接待游客10.7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8%,而县城景区及公路沿线周边少数民族民俗村寨接待人数却比去年下降了0.7%,龙胜泗水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大唐湾民俗山寨、白面瑶寨、金车壮寨等景区不温不火。

李灵资分析,景点冷热不均的现象说明其他景区还有发展空间,有 可挖。在全域旅游热的情况下,景区没能火起来,存在道路可进入性差、资源品质和品位不到位、开发不到位、留不住客人等原因,也可能是景区的形象、主题不鲜明,从“硬件”上没能吸引游客的关注。

在旅游市场越来越旺的今天,对景区的要求越来越高,景区设计适合的主题,将配套服务和设施升级换代,才能让游客从“到此一游”的观光游览转为休闲度假。如果能把这些到处乱跑、看一眼就走的游客相对固定下来,住上几天,不仅游客的旅游体验会更好,而且减少了车流、人流在路上的时间,对解决拥堵问题和缓解景区周边资源的超负荷运营也有很大的作用。

景点“热”服务更要“热”

伴随着自驾游时代兴起的旅游开发热中,除了打造丰富的旅游资源之外,围绕景区旅游项目展开的软实力建设也是赢得游客赞誉的“杀手锏”。

今年10月9日,国家旅游局发布“十一”假日旅游“红黑榜”,柳州的百里柳江景区当选“秩序佳景区”。在10月1日至3日,该景区每天接待的游客量都在10万人次以上。虽然游客很多,但因景区流量管控得当、服务管理规范,所以旅游秩序平稳,因此当选。

可见,除了景区硬件以外,以旅游为 的各种配套服务也是赢得市场口碑的一大举措。

李灵资认为,由旅游景区延伸出来的配套服务包括旅游信息发布、线路引导、游客保障等多方面的旅游“软件”。

李灵资说,节假日里热门景区肯定“热”,所以相关部门或者景区管理部门更应该提前介入,通过网上购票、电话订票、提前预约等方式控制现场的热度。

对于“十一”周一些景区出现的堵塞状况,李灵资的建议是,可以通过媒体、网络、相关公共设施等多种手段,公布实时的票额限售、道路情况等,引导游客分流,减少旅游的盲目性。

“这样的信息发布必须建立在及时准确的旅游大数据分析之上,这也正是桂林等很多旅游目的地欠缺的地方。”在法国读完旅游管理硕士的李欣阳在法国旅游界工作了两年,10月刚刚回到桂林进入旅游行业工作。

李欣阳说,从目前来看,包括桂林和很多国内热门景区在内,对旅游数据的分析都是被动的,所以对游客的分流和引导也只能采取被动措施。而在一些旅游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有长期的数据储存和分析,每个节点的人流量、车流量、订票量一旦变化,旅游管理部门就会行动起来,通过这些大数据预判景区的冷热,提前发布信息,分流或者引导游客。

同时,旅游服务的保障在一些旅游发达地区也 受到重视。“在欧洲的旅游地,有很多类似目前国内的旅游集散 的机构,提供旅游咨询、线路引导等各种服务,对景点的介绍和目前景点的拥挤情况,都可以通过电脑和下载手机APP看到,这对游客来说 有用,值得我们学习。”李欣阳说。

今年4月, 2000多万元的桂林集散 正式揭牌,可以看作是桂林推进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努力应对旅游市场日新月异的变革,进一步满足现代游客差异化、个性化旅游需求的一次尝试。在集散 ,游客可以完成旅游咨询服务、旅游产品定制服务、旅游线路设计服务、个性产品定制服务、汽车租赁服务,甚至是旅游维权服务等,可以说是旅游“软件”齐备。

李欣阳建议,他在一些桂林景区看到,景区地图或者宣传资料都是十年前印制的,“对游客来说,景区和旅游管理部门大可以依靠‘互联网+’,让游客在移动终端上就得到想要的景区地图、资料,甚至是实时信息,完成订票、乘车等旅游服务”。

同时,李灵资认为,桂林正在打造的全域旅游将大大带动各县区的景区景点开发,在这股旅游开发热的背后,景区周边的治安、环境、卫生等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也都应该同步加强,景点“热”,服务更要“热”。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桂林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