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网友发帖反映火车站站前摆摊乱象 城管这样说

桂林晚报  2016-12-01 10:09

[摘要] 桂林生活网论坛上一则《火车南站变“大圩”了》的帖子很是引人注目,该帖图文并茂反映了桂林火车站站前摆摊乱象,戏称“以后想去赶圩不用去乡下了,去火车南站就可以了”。有网友还跟帖说,这个地方的摆摊乱象“三十年如一日”,因此质疑本地城市管理水平。

近期,桂林生活网论坛上一则《火车南站变“大圩”了》的帖子很是引人注目,该帖图文并茂反映了桂林火车站站前摆摊乱象,戏称“以后想去赶圩不用去乡下了,去火车南站就可以了”。有网友还跟帖说,这个地方的摆摊乱象“三十年如一日”,因此质疑本地城市管理水平。

毋庸置疑,每个城市的火车站、汽车站的站前广场,向来是城市的“门脸”,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但这里也因为人来人往,总是成为各类商贩必争之地。

事实上,近两年来,桂林也相继对桂林火车站、桂林北站等重要站点进行改造建设,其目的就是为了给桂林树立良好的形象,擦亮这座旅游城市的名片。然而,站前广场这种随意摆摊的乱象却又被网友称为由来已久,这是为何?

摊点之乱

11月20日,星期天,晴。下午3时许,桂林火车站站前广场以及附近的中山南路路段,人流密集。拿着大包小包的游客,穿行在这繁华热闹的街道上。

记者从南新二路与中山南路的交叉路口,一路向南往火车站广场方向行走。在南新二路路口,就有一个贩卖水果的摊点,一辆三轮车上,堆放着橘子、香蕉等水果,往来的人群中不时有人驻足购买。这个水果摊点正好位于路口,人流、车流都比较多,因其摆放的位置在人行道上,一些行人和电单车路经此处时,无奈被其阻拦。

沿着这条宽仅约6米的人行道,一直往火车站方向走,越靠近火车站,流动的摊点也越来越多。密集的摆摊点,位于中山南路火车站公交站台后的人行道上,这里也靠近火车站站前广场的入口处。

记者在这里看到,短短20多米的路上,一共有七八个摊点。其中卖手抓饼的有3个,其他的摊点有卖臭豆腐、包子、水果等。这些摊点有的是手推车,有的则是三轮车,都停靠在人行道上。本来就不是很宽敞的路面,因这些摊点的出现,显得更为拥挤。

在这些摊点旁,还停靠着五六辆卯客的摩的。而此时,中山南路上停靠的公交车一辆接着一辆,提着大包小包的游客下车后,穿过非机动车道,好不容易走上人行道,却不得不挤过一个又一个的流动摊“你慢点,挤着我了”、“这么挤的路段,怎么还摆上摊了”……人群中,不时发出类似的抱怨声。

从中山南路右转进入火车站的人行道上,同样有三四个流动摊点,其中以两个水果摊所占的道路面积大。这两个水果摊距离入口处也就10多米,摊点的后面是一条横穿站内车道的斑马线,很多行人都要经此路过。这两个水果摊点除了三轮车上堆满水果,在其周围的地面上,有各式箱子垒在车辆周围,也放满了水果。水果摊上各有一把遮阳伞,由于其所占面积较大,让人有一种固定摊的错觉。

记者以顾客的身份与其中一名女摊贩聊天。“想在这里摆摊,你去问城管咯,要钱的。”这名妇女说。当记者问找哪里的城管,如何收钱等问题时,这名女摊贩支支吾吾不作回答。

当天下午,记者在该路段观察了约40,并没有看到城管在此执勤。根据观察,从南新二路到火车站约200米长的人行道上,一共有24个流动摊点,也就是说平均间隔不到10米,就有一个流动摊点。

随后,记者来到汽车总站。在其站前的人行道上,同样有4个流动摊点,以卖油炸串、煎饼类的小吃为主。

11月21日上午,记者再次前往观察。9点20分左右,在中山南路桂林火车站公交站台后的路段,一共有6个摊点。记者注意到,这些摊点与前一天的流动摊有所不同,在这些摊点的车架上,印有一块写有“桂林市政府定点工程、阳光早餐”字样的招牌。摊点主要卖包子、玉米、油条、稀饭等与早餐相关的食物。除了这几个早餐摊点外,前一天所看到的两个水果摊,依旧在销售水果。

上午9点40分左右,4名佩戴着“城市管理执法”袖标的城管人员来到现场,这些早餐摊点也陆续撤离了现场。而记者注意到,城管人员并没有对两个水果摊进行劝导、管理,两个水果摊贩依旧在人行道上做着他们的生意。

从9点40分到10点10分的半个里,城管人员一直在该路段执勤,没有其他的流动摊贩出现。

扰民之惑

火车站、汽车站这些车站前,本应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但流动摊贩的占道经营行为,无疑会让游客对桂林的印象大打折扣。

位于桂林火车站入口附近一家银行网点的保安,对门口的这些流动摊点就表示甚为无奈。“这些摊贩几乎每天都来,城管来了他们就跑,等城管一走,他们又出现了。”这位保安说,在银行门口就经常有三四个流动摊,有时这些摊点甚至摆到了银行门口,影响到客户进出。“一般来说,我们只能劝离这些摊贩,让他们不要在门口摆摊,只要不影响我们的业务开展,我们也无权驱赶他们”。

市民盘文对火车站站前的流动摊,也颇有不满。

由于工作的关系,加上动车更为便捷,盘文经常坐动车往返全州、兴安等地。“每次路过这段路,都觉得乱糟糟的。”盘文说,该路段本来人流量就很大,这些摊点摆放在路中间,让人行道变得更为拥挤。有时,很多市民和游客不得不走到非机动车道上,这也留下了安全隐患。而一些摊点产生的油烟味,以及随地乱扔的果皮,也让街道显得不干净。

“桂林作为一座旅游城市,而火车站又是游客往来密集的地方,乱摆摊的现象不要说游客印象不好,我们作为市民都觉得不好意思。”盘文说。

该路段附近的一家报刊亭的老板说,随意摆摊除了影响到市容市貌外,也存在着交通安全隐患。他说,有好几次城管来该路段执法,这些流动摊贩骑上三轮车飞快地跑。“这段路人流密集,他们这样跑,好几次都差点撞上过路的人”。

柳州市民徐峰,由于生意的关系,经常到桂林出差,火车站前的摆摊乱象也给他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桂林山美水美,但刚下火车看到的就是这样乱糟糟的马路,走个路都困难,这很容易给我们这些游客留下不好的印象。”徐峰说,桂林的城市那么美,为何站前的环境就不能与山水同美?

桂林火车站位于城市的闹市区,走出站前广场即来到中山南路,这也是桂林城的主干道。记者了解到,自火车站建成以来,各式商贩在这个路段争夺盘踞的现象就一直存在,其随意摆摊的乱象经常让人产生桂林城市管理工作跟不上时代步伐的质疑。

11月初,就有网友在桂林生活网论坛上,针对站前乱摆摊的现象发帖,引起网友们的再度关注。该网友以“火车南站变‘大圩’了”为题,图文并茂反映了站前的摆摊乱象,并戏称“以后想去赶圩不用去乡下了,去火车南站就可以了”。可以说,这是网友们的无奈,也是对城市管理工作有待提高的期待。在网友的跟帖中,有人提出这个地方的摆摊乱象“三十年如一日”,从建站以来,就一直存在;也有网友质疑城管的管理水平。

无论是现实生活中游客、市民的声音,还是网络上的民意,都反映出,大家对火车站站前摆摊乱象的关注,希望能管理好这一片区域,还市民和游客一片清净之地。

监管之难

洪汉军是象山区城管大队南门中队中队长,从事城管工作已有16年,负责南门片区的城管工作也有六七年的时间,桂林火车站和汽车总站都属于南门中队的管辖范围。

对于火车站站前的摆摊乱象,洪汉军也颇感棘手。

洪汉军说,火车站站前的摊点分为两类,其中每天早上经营早餐的摊点,是属于政府的定点工程。这类摊点要求定点、定时,并规定经营的范围,只能出售与早餐相关的商品,如包子馒头、玉米、豆浆等。“这项工程由市政府统一组织实施,已有三年时间。”洪汉军说,在火车站站前片区,一共有七八个定点的阳光早餐摊点。经营的时间是每天截至上午10点,到了时间必须撤离。

除了阳光早餐工程,另一类摊点则属于流动摊点,也是城管重点监管的对象。

对于这些流动摊点,洪汉军说这是坚决打击的对象,肯定不允许占道经营的,包括上文提及的那两个水果摊点。“这两个水果摊点,我们肯定没有收钱,可能是涉及到与火车站管理界限的问题,平时我们也没太注意这两个摊点是否越界,所以有队员可能以为不属于监管的范围”。

洪汉军说,火车站人流量大,流动摊点多,管理的难度也相对较大。其监管难度之一,便是摊贩的“躲猫猫”。根据工作的安排,火车站和汽车站片区的管理工作实行倒班制,从早上7点半到晚上10点,分两班城管队员执勤,每班有5名城管队员,下午3点是交接班的时间。“火车站和汽车站都是监管的重点区域,此外这些队员还需负责片区内其他路段的管理,不可能时刻蹲点在火车站。”洪汉军说,只要城管队员一走,这些流动摊贩就冒了出来。

记者了解到,在火车站站前路段经营流动摊的摊贩,大多是从各县区上来的农民,他们以此谋生。还有的摊贩则属于城市中的困难群体,也是专职“打游击”的摊贩。11月20日下午,记者在该路段采访一名卖酸的摊贩时,他说:“城管经常来的,他们来我们就走,他们走我们再来。”从摊贩的说法来看,确实是有躲避城管执法的行为。

对于火车站站前摆摊乱象难以根治的情况,象山区城管大队副大队长唐树人认为原因有两个:一是这些流动摊贩的违法成本较低;二是在此经营流动摊利益空间相对较大。

唐树人说,针对火车站站前的摆摊乱象,他们也经常组织执法力量对这些摊贩采取强制措施,暂扣经营物品等。但由于该路段车流、人流都很大,要采取类似的执法行动,很容易造成该路段的拥堵,进而引发市民、游客对城管工作的不满。“这样的执法行动,往往需要交警等各部门的配合。”唐树人说,即便暂扣了这些摊贩的物品,他们往往按照高惩罚额度200元,对这些摊贩进行处罚,“拿到经营物品后,这些人扭头又开始摆摊”。

再者,唐树人认为,火车站人流量大,摊贩的生意也相对较好,利益空间会大一些,因此这些摊贩往往冒着占道经营违法的风险,也要在此“打游击”。

根治之法

火车站、汽车站的站前广场,是一座城市的“会客厅”,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尤其是对于桂林这座旅游城市来说,每年数以千万计的游客到此旅游,窗口形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正是因为如此,前两年,我市相继对桂林北站、桂林火车站的站前广场进行了改造建设。尤其是今年初刚改造建设完成的桂林火车站,相比以前,路面规划更有序,公交车、出租车都有了专用通道,火车站站前广场一改以往的“脏乱差”局面。但是,刚出广场到中山南路上,就是乱糟糟的随意摆摊现象。

到底如何才能治理好这里的摆摊乱象?

据了解,桂林北站和汽车北站都曾经历了由“乱”到“治”的过程。

在叠彩区城管大队始发站中队中队长蒋金财的印象中,桂林北站和汽车北站此前也是“让人头疼”的管理区域。“2012年前后,经常在这两个站点广场附近摆摊的流动摊贩就有三四十个,季节性水果上市时更加多。”蒋金财回忆说,那时为了管理好这两个片区,城管队员和摊贩之间吵架是家常便饭,甚至相互谩骂、撕扯、肢体冲突,都有发生过,“可以说当时的矛盾冲突相当激烈”。

蒋金财说,经过这几年的管理,他们才渐渐摸索出“疏堵结合”的一套管理方法。在疏导方面,2014年起他们开始在汽车北站广场前,设立一排临时的疏导点,当时只有遮阳伞和一些摆摊需要的桌椅,2015年底,这些临时疏导点改造成了铁棚子。如今,汽车北站前一共设立有25个临时疏导点,一共引进流动摊贩32名;而在2014年底,桂林北站前的一条巷子旁,也设立了10多个临时疏导点。

“这些临时疏导点的设置,原则是不能影响交通,也方便群众游客购物。”蒋金财说,临时疏导点的设置都是经过层层审批的。疏导点设立后,这两个站点附近随意摆摊的现象得到很大的改观。

此外,在疏导治理流动摊贩的同时,叠彩城管联合公安、工商、食药监等各执法部门,整合成联合执法队伍,专门针对这两个站点的乱象进行打击整治。“基本上保证每周有两次整治行动”。

11月29日下午,洪汉军向记者反馈,当天经过整治,位于桂林火车站旁人行道上的两个水果摊点,已撤离到火车站站内方向的人行道上,尽可能不影响行人通行。“下一步我们也会研究如何疏导这些流动摊贩”。

无论是叠彩区城管管理桂林北站、汽车北站的经验,还是象山区的城管人员结合自身的管理难处的说法,都认为,要治理好火车站、汽车站站前的摆摊乱象,首先要“疏堵结合”;“再者,要整合公安、工商、交警等部门的执法力量,对这些摊贩管理形成长效的机制。”洪汉军说。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桂林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