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完成6条背街小巷路灯升级改造,40盏新型LED灯具使平均照度提升1.8倍。工程聚焦小区门前"最后100米"照明盲区,通过"三延伸"惠民工程提升市民夜间出行安全。照明中心建立"三查机制"确保长效管护,下一步将启动4条主干道照度提升工作。

夜幕降临,保定市6条曾经昏暗的背街小巷如今焕发新光彩。当地照明管理部门近期完成了一项惠及民生的路灯改造工程,为居民点亮了"回家最后100米"的温暖之路。
精准施策解决照明痛点 40盏新灯照亮居民回家路
此次改造工程覆盖报社街、仁惠街等6条小街巷,重点解决小区周边照明不足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和居民意见收集,管理部门为每条街巷量身定制了改造方案。新安装的40盏高功率LED灯具不仅亮度显著提升,更实现了节能环保的双重效益。实测数据显示,改造后各路段平均照度达到改造前的1.8倍,照明效率提升近一倍。这种精准施策的做法值得各地借鉴,城市管理就应该这样从细微处着手,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实际问题。
长效管护机制保障照明质量 居民商家共享改造成果
为确保照明效果持久稳定,管理部门建立了包含日常巡查、照度监测和参数调整的"三查机制"。一位经营商铺的王女士表示,明亮的街道不仅让夜间出行更安全,还带动了商业活力。这种民生工程的溢出效应往往超出预期,既提升了城市形象,又促进了夜间经济发展。管理部门表示,下一步还将启动4条主干道的照度提升工作,持续完善城市照明体系。
从背街小巷的路灯改造,我们看到了一座城市对细节的用心。保定市通过这样的小工程,传递出大民生理念,让城市管理更有温度。明亮的街灯不仅照亮了居民的回家路,更温暖了整座城市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