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国体实验学校项目展示了数智工地管理平台的创新应用,通过智能感知、数据分析和风险预警,实现工地管理智能化。安全帽定位、AI摄像头识别等技术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推动建筑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

在长沙市智能建造试点项目——长沙国体实验学校的施工现场,传统建筑业正被“数智工地管理平台”重新定义。这一平台通过“智能感知、数据分析、风险预警”三位一体的运行模式,为工地管理提供了智能化、精细化的解决方案。
安全帽变身智能终端,实时拦截施工隐患
早上8点,技术负责人王浩刚进入工地,安全帽上的定位模块便自动激活。通过帽檐处的芯片,他的行动轨迹实时显示在数智工地运管中心的大屏上。这一功能不仅实现了人员定位的实名制管理,还能一键呼叫中心人员。平台由湖南中星智能建造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集成了AI安全管理功能。例如,摄像头捕捉到未戴安全帽的工人时,系统会自动截图并触发广播提示。这种从“人防”到“技防”的转变,显著提升了工地的安全管理效率。
AI技术与建筑业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升级
中星智建近期开发的AI数字人“小星AI助手”,深度融合国产AI大模型技术,成为建筑业垂直领域的知识引擎。通过文字或语音交流,它能实现建筑行业问答的“秒响应”。长沙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数智工地管理平台是长沙“智能建造八朵云”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23年6月投入使用以来,已有30多个项目应用该技术。平台扩展了实名制管理、安全管理、智能设备等10大模块33个子功能,不仅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更重塑了建筑业的生产方式。
随着智能建造技术的不断突破,长沙建筑行业正迎来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型升级。数智工地管理平台如同一把“智慧锁”,不仅锁住了安全,更开启了建筑业数字化发展的新篇章。